医学考试网记者为大伙整理了“2024年公卫执业医师《医学微生物学》考试概要”的有关内容,请查收!
第一单元 微生物的基本定义
细目/要素
1.概念、分类及特征
(1)微生物的概念、特征
(2)三大类微生物及其特征
第二单元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
细目/要素
1.细菌的大小与形态
细菌的三种形态及测量单位
2.细菌的基本结构
(1)细菌基本结构的构成
(2)肽聚糖的结构
(3)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医学意义
(4)细菌胞质内与医学有关的要紧结构与意义
3.细菌的特殊结构
(1)荚膜的定义及与医学的关系
(2)鞭毛的定义及与医学的关系
(3)菌毛的定义及与医学的关系
(4)芽胞的定义及与医学的关系
4.细菌的染色办法
革兰氏染色的结果断定和医学意义
第三单元 细菌的生理
细目/要素
1.细菌成长繁殖
(1)细菌成长繁殖的基本条件、方法与成长曲线
(2)依据对氧需要进行细菌分类
2.细菌的代谢
与医学有关的主要分解及合成代谢产物
第四单元 消毒与灭菌
细目/要素
1.基本定义
消毒、灭菌、无菌的定义
2.物理灭菌法
(1)热力灭菌法的类型及其应用
(2)辐射杀菌法的原理和应用
(3)滤过除菌法的应用
3.化学消毒灭菌法
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类型、浓度和应用
第五单元 噬菌体
细目/要素
1.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
噬菌体的定义、形态、化学组成及主要应用
2.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
(1)毒性噬菌体的定义
(2)温和噬菌体的定义及其与细菌遗传物质转移的关系
第六单元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
细目/要素
1.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
细菌遗传物质(基因组)的组成特征
2.细菌遗传与变异的机制
(1)转化、接合、转导、溶原性转换的定义
(2)耐药质粒及其与耐药性的关系
第七单元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
细目/要素
1.正常菌群与机会性致病菌
(1)正常菌群、机会性致病菌、菌群失调、菌群失调症的定义
(2)机会性致病菌的致病条件
2.医院感染
(1)医院感染的定义与种类
(2)医院感染的微生态特点
(3)医院感染的控制
3.细菌的致病性
(1)细菌的毒力
(2)细菌内、外毒素的主要不同
4.宿主的抗菌免疫
(1)吞噬细胞吞噬用途的后果
(2)胞外菌、胞内菌感染及外毒素致病的免疫特征
5.感染的发生与进步
(1)细菌感染的来源
(2)毒血症、内毒素血症、菌血症、败血症和脓毒血症的定义
第八单元 细菌感染的检查办法与防治原则
细目/要素
1.细菌学诊断
测试程序与办法
2.血清学诊断
血清学诊断的定义与常用办法
3.细菌感染的防治原则
(1)细菌类疫苗
(2)人工被动免疫制剂
第九单元 病原性球菌
细目/要素
1.葡萄球菌属
(1)形态染色与分类
(2)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
(3)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
(4)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素
(5)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致病特征
2.链球菌属
(1)形态染色与分类原则
(2)A群链球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
(3)A群链球菌的致病性
(4)链球菌溶素O和临床测试的关系
(5)肺炎链球菌的形态染色、致病性和防治原则
(6)其他链球菌(B群、D群、甲型溶血性、变异链球菌)的致病特征
3.肠球菌属
肠球菌的致病性和耐药性特征
4.奈瑟菌属
(1)奈瑟菌属的形态染色与培养特征、标本采集与送检原则
(2)脑膜炎奈瑟菌的致病性、预防原则
(3)淋病奈瑟菌的致病性、防治原则
第十单元 肠道杆菌
细目/要素
1.肠道杆菌的一同特点
(1)形态、染色特征和抗原结构
(2)生化反应的特征
2.埃希氏菌属
(1)大肠埃希氏菌的致病特征(肠道外与肠道内感染)
(2)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类型及所致疾病
(3)大肠埃希氏菌在卫生细菌学检查中的应用
3.志贺氏菌属
(1)类型、致病性
(2)标本采集、离别培养与鉴别
4.沙门氏菌属
(1)主要致病菌类型、致病性
(2)肠热症的标本采集及离别鉴别
(3)肥达试验和结果判断
第十一单元 弧菌
细目/要素
1.霍乱孤菌
(1)生物学性状
(2)致病性
2.副溶血性孤菌
所致疾病
第十二单元 厌氧性细菌
细目/要素
1.厌氧芽胞梭菌
(1)破伤风梭菌的生物学性状、致病物质、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
(2)产气荚膜梭菌的生物学性状、致病物质、所致疾病、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
(3)肉毒梭菌形态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
(4)艰难梭菌的致病性
2.无芽胞厌氧菌
致病条件、感染特点及所致疾病类型
第十三单元 分枝杆菌属
细目/要素
1.结核分枝杆菌
(1)形态、染色、培养特质和抵抗力
(2)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特征
(3)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、结果判断和应用
(4)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
2.麻风分枝杆菌
形态、染色和致病性
3.非结核分枝杆菌
(1)定义
(2)鸟-胞内分支杆菌的机会致病菌
第十四单元 动物源性细菌
细目/要素
1.布鲁菌
形态、染色、类型和所致疾病
2.耶尔森氏菌
鼠疫耶尔森氏菌的形态、染色、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
3.炭疽芽胞杆菌
形态、染色、抵抗力、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
4.贝纳柯克斯体
致病特征
5.巴整体
主要类型及致病特征
第十五单元 其他细菌
细目/要素
1.流感嗜血杆菌
形态、染色、培养特质及所致疾病及预防
2.百日咳鲍特氏菌
形态、染色、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
3.幽门螺杆菌
形态染色、培养和生化反应特征、所致疾病的预防原则
4.嗜肺军团菌
传播渠道及其所致疾病
5.铜绿假单胞菌
形态、染色、色素及所致疾病
6.空肠弯曲菌属
致病性
7.白喉棒状杆菌
形态染色、致病特征及防治原则
第十六单元 放线菌
细目/要素
1.放线菌属
(1)主要致病性放线菌及其致病性
(2)硫磺样颗粒及其临床意义
2.诺卡菌属
主要致病性诺卡菌及致病性
第十七单元 支原体
细目/要素
1.生物学性状
定义、主要生物学特点
2.主要病原性支原体
(1)肺炎支原体所致疾病
(2)解脲脲原体所致疾病
第十八单元 立克次氏体
细目/要素
1.生物学性状
定义、形态、染色及其培养特质
2.主要病原性立克次氏体
普氏立克次氏体、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、恙虫病立克次氏体(恙虫病东方体)的传染源、传播媒介和所致疾病
第十九单元 衣原体
细目/要素
1.生物学性状
定义、形态、染色及培养特质
2.主要病原性衣原体
(1)沙眼衣原体的生物型和所致疾病
(2)肺炎嗜衣原体所致疾病
(3)鹦鹉热嗜衣原体所致疾病
第二十单元 螺旋体
细目/要素
1.钩端螺旋体
形态、染色、培养特质、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
2.密螺旋体
梅毒螺旋体的形态、染色、所致疾病及其防治原则
3.疏螺旋体
伯氏疏螺旋体的形态、染色及所致疾病
第二十一单元 真菌
细目/要素
1.概述
真菌及其分类、形态与结构、培养特质及致病性
2.主要病原性真菌
(1)皮肤癣真菌容易见到的类型和致病性
(2)白假丝酵母菌(白念珠菌)的生物学性状、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
(3)新生(型)隐球菌的生物学性状、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
(4)卡氏肺孢子菌致病性
第二十二单元 病毒的基本性状
细目/要素
1.病毒的概述
病毒与病毒体的定义、形态和测量单位
2.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
(1)结构
(2)化学组成与功能
3.病毒的增殖
病毒复制周期的定义
4.理化原因对病毒的影响
(1)物理原因
(2)化学原因
第二十三单元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
细目/要素
1.病毒的传播方法
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
2.病毒的感染种类
隐性感染、显性感染,急性感染、持续性感染(慢性感染、潜伏感染、慢发病毒感染和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)
3.致病机制
(1)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用途
(2)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用途
(3)病毒的免疫逃逸
4.抗病毒免疫
(1)干扰素的定义、抗病毒机制及应用
(2)中和抗体的定义及用途机制
第二十四单元 病毒的感染的检查办法和防治原则
细目/要素
1.病毒感染的检查办法
病毒感染的常用诊断办法
2.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
病毒类疫苗、抗病毒疫苗
第二十五单元 呼吸道病毒
细目/要素
1.正黏病毒
(1)人流感病毒及禽流感病毒生物学性状和变异
(2)致病性和免疫性
2.副黏病毒
(1)麻疹病毒的致病性、免疫性和防治原则
(2)腮腺炎病毒的致病性
3.冠状病毒
(1)冠状病毒生物学性状
(2)SARS冠状病毒、MERS冠状病毒的致病性及防治原则
4.其他病毒
(1)腺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
(2)风疹病毒的致病性及防治原则
第二十六单元 胃肠道病毒
细目/要素
1.概述
肠道病毒属病毒的一同特质
2.脊髓灰质炎病毒
型别、致病性、免疫性和防治原则
3.柯萨奇病毒、埃可病毒、肠道病毒70型及71型
致病性、免疫性
4.急性胃肠炎病毒
类型、轮状病毒的形态和致病性
第二十七单元 肝炎病毒
细目/要素
1.甲型肝炎病毒
(1)生物学性状
(2)致病性与免疫性
(3)微生物学检查和预防手段
2.乙型肝炎病毒
(1)生物学性状
(2)致病性与免疫性
(3)微生物学检查和预防手段
3.丙型肝炎病毒
(1)生物学性状
(2)致病性与免疫性
(3)微生物学检查和预防原则
4.丁型肝炎病毒
生物学特征和致病性
5.戊型肝炎病毒
(1)生物学性状
(2)致病性
(3)微生物学检查
第二十八单元 黄病毒属
细目/要素
1.时尚性乙型脑炎病毒
传播渠道、致病性、免疫性和防治原则
2.登革病毒
时尚病学特点、致病性
3.寨卡(ZiKa)病毒
致病性
第二十九单元 出血热病毒
细目/要素
1.汉坦病毒
形态、结构、培养特质、主要型别、时尚环节、致病性及免疫性
2.其他出血热病毒(埃博拉病毒、克里米亚病毒-刚果出血热病毒)
生物学特征、传播渠道、致病性
第三十单元 疱疹病毒
细目/要素
1.单纯疱疹病毒
致病性
2.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
致病性
3.巨细胞病毒
致病性
4.EB病毒
致病性
5.其他感染人的疱疹病毒
致病性
第三十一单元 逆转录病毒
细目/要素
人类免疫缺点病毒
(1)生物学特征
(2)感染过程和致病机制
(3)微生物学检查
(4)防治原则
第三十二单元 其他病毒
细目/要素
1.狂犬病病毒
生物学性状、致病性和防治原则
2.人乳头瘤病毒
分型及致病性
3.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病原
主要生物学形状、致病性
第三十三单元 朊粒
细目/要素
朊粒
(1)生物学性状
(2)致病性